「這些日子,各方對《最後審判》的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簡直快要把我淹沒了。
 我個人認為,這幅壁畫之美,堪稱世紀之最。
 將來,當耶穌基督披著光輝重返人世的那一天,
 祂將會命身旁的天使與眾人,按照你畫中的姿態排列,
 並下令地獄也得按你所繪製的色調那麼黑暗,
 因為,即便是祂,也無法比你安排的更完美。」

(摘自多尼主教致米開朗基羅的親筆信函)

 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始終自稱為雕刻家、建築家,並自認不屬於繪畫領域。但他所留下的四件巨型畫作,象徵著文藝復興時代的最後大成與結束,也揭開了現代繪畫藝術的先河。
 而米開朗基羅所展現出的天份與創作過程,使普羅大眾意識到:畫家應當被視為藝術領域的創作者,而非一般市井工匠。在此以前,繪畫作品的最大來源是坊間的畫室-由一位資深畫師帶領一群學徒,按照出資客戶的要求完成受託作品-作品的完成度端視學徒的熟練程度、與客戶是否滿意,與藝術成就毫無關係。「畫家」在社會階層與傳統價值上的地位幾乎等同於鐵匠、泥水匠。
 米開朗基羅捨棄了個人畫坊的經營模式,也不刻意栽培的助手或學徒。當然,一部分原因是他個人放蕩不羈、反覆易怒的個性,使得無法與同一個團隊長期合作,另一方面也源自他幼年時在羅倫佐花園學院所受到的陶冶,使得他不受傳統作風約制,也與同時代的其他巨擘如:達文西、拉斐爾、堤香等人截然不同。
 在米開朗基羅成長的年代,義大利遭受了一連串的動盪,諸如:教廷的干政、路德教派與羅馬教會決裂、農民戰爭引發的各城邦尋求獨立……原本過著優雅穩定生活的米開朗基羅,在這些事件的衝擊下,思路及感受都出現了極大的轉變與成長。

 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始於少年時期。當時,在羅倫佐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斯,堪稱是全義大利的文化中心;史學家發掘出古世紀的文化遺產,加以分析、並模仿、進而重新創作,知名學者費奧伊諾與米蘭朵拉聯手翻譯、並重新詮釋了大哲柏拉圖與普羅堤諾斯的好幾本著作,以「新柏拉圖主義」為名大肆宣揚,鼓吹「自現實世界的表象之底,尋求永恆的智慧」。這給了少年極大的啟發,決定以精神理念推動創作的視覺意義。
 從他在這個時期寄給父親的家書中,他提到:「……(創作)應當源自於腦袋,而不是手……」同時不齒時下興盛的畫室「所完成的(風景畫)不過是仕女、修士、無所事事的下級貴族們用來充當門面的傢俱。」他對創作堅持的信條,也就在佛羅倫斯求學時代逐漸形成。
 首先是追求人體的線條之美。米開朗基羅的所有作品當中,都可以看到近乎誇飾的男性剛強胴體,包含雕塑、繪畫,主角們肌理分明的身形線條,透露出畫家對男性之美近乎迷戀的崇拜。
 其次是堅持構圖的平穩對稱。我們以〈多尼圓形圖-聖家庭與聖約翰〉的金字塔構圖為例:聖母屈膝跪坐,腿部線條形成塔底;位居畫面右側的聖約翰,從肩膀到大腿的線條是這一側的塔身;他的右腳墊住了聖母的右手,也順勢將聖子置於金字塔構圖的塔頂。三人的肢體動作各有不同,但均有螺旋形的動感,既維持了畫面的平穩,又使觀眾的視覺起了立體錯覺。
 同時,在這幅畫作中,我們還可以觀察到畫家的第三項信條-宗教及人文意涵。背景中,三兩成群的半裸異教徒,代表尚未接受神的恩典,也就是律法尚未普及的未開化時代;仰望聖家庭與聖約翰、尚在年幼時期的施洗者約翰,則是律法逐漸形成的象徵,人們已經接受了基督降世的洗禮;畫面主體的聖子,則是人類的救贖,也就是律法的普及。


↑〈
多尼圓形圖-聖家庭與聖約翰〉。結構平穩且莊嚴的金字塔型構圖,開啟了宗教畫的全新風貌。

 在此之前,宗教畫的繪製手法相當平凡,僅僅按聖經或傳說重現場面,極少在構圖配置上考慮到這類的比喻。同時期的其他畫家或買家儘管對米開朗基羅的技藝大加讚賞,一時間都無法從生動畫面及莊嚴風格中領悟到這層涵義;加上米開朗基羅孤僻的個性,也絕少主動向人說明,僅有他的密友如霍蘭達等人,才能從他的口中獲知真相,並將其流傳於世。
 最後,他大量運用純色、對比色系的習慣,則是近代才被確認。七零年代,負責第一次西斯汀禮拜堂壁畫修復工程的布里岡蒂,在辛苦去除了累積近六個世紀的煙灰油垢之後,赫然發現米開朗基羅的用色「……非常明亮而清冷,毫不修飾卻恰到好處的配置在一起,適度的明暗過渡,使人物形體的視覺十分突出。」這個發現確認了米開朗基羅對十六世紀初形成的義大利華麗主義絕對有重大影響,也打破了過去評論家對他只重人體素描的刻版印象。

 後人視為米開朗基羅生平最重要作品的西斯汀禮拜堂穹頂壁畫,事實上卻是畫家無心插柳之作。當時,他正埋首於前代教皇的陵墓設計及施工,朱利斯二世卻希望他能撥空與拉斐爾一同完成西斯汀禮拜堂的壁畫。亟於推辭的米開朗基羅隨性的繪製了幾張草圖,並故意指定要於穹頂作畫,想藉此讓朱利斯二世打消念頭;孰料,朱力斯二世對他的草圖及構想大加讚賞,竟排除拉斐爾、執意要他獨力完成。在半威脅半利誘之下,米開朗基羅無奈簽下了合約,開始了長達四年半的繪製工程。
 西斯汀禮拜堂完工於十五世紀末期,用於舉行歷代教皇的追思禮拜。在挾長空間裡排有為數不多的座位及一座大型祭壇,左右兩側的牆壁上有著老一輩名家波提且利、洛西里、貝魯吉歐等人分別繪製的壁畫,各是舊約聖經的摩西、新約聖經的基督兩位聖人的生活片段故事。米開朗基羅決定不讓前輩們專美於前,將壁畫主題設定在舊約《創世記》的故事,從正門處往祭壇方向繪製,首先是與諾亞有關的〈諾亞之醉〉〈大洪水〉〈利比亞女先知〉〈獻祭〉接著是創世故事的〈原罪〉〈創造夏娃〉〈創造亞當〉〈創造眾星〉〈分開海水與陸地〉共九個片段。在四年多的時間裡,米開朗基羅每天有長達十二小時(有時甚至達到十八小時)的時間,都是彎身或仰躺在危聳的鷹架上,孤獨的繪製這些壁畫。他甚至連調製顏料、鋪底泥等準備工作都不假手他人,僅在少數時期有幾位新進畫家短暫的協助他修飾細節。
 由於西斯汀禮拜堂往年並不向遊客開放,僅有神職人員及受邀者方可入內,因此,觀賞壁畫的順序都是由祭壇方向往正門移動,也就是按舊約聖經記載-上帝創世、造人、逐亞當夏娃出伊甸園、於諾亞面前顯聖、降下洪水-的順序;但近年隨著米開朗基羅的私人書信面世,人們才知道,畫家所冀望的,是從正門處開始倒敘-因墮落而受罰的人類,經過救贖、解脫後淨化的靈魂,再度回到創造者的面前。


↑〈創世紀〉壁畫群。畫作所在的西斯汀禮拜堂正面全景。


↑〈創世記〉中的〈大洪水〉。衣不蔽體的群眾倉皇逃難,卻不知何處才是安全的庇護所。


↑〈創世紀〉中的〈
創造亞當〉。這幅構圖的著名場景,成為日後許多通俗作品爭相模仿或是戲謔的對象。

 結束了這項漫長的繪畫工作之後,米開朗基羅有長達二十年的期間沒再公開作畫。一方面是因為這段期間承受了相當的身心煎熬,再者,也是他個人較偏重於雕刻、建築等工作。但西斯汀禮拜堂壁畫的成功,已經使他成為義大利年輕畫家心目中的神話,華麗主義也在此時萌芽。
 接著,一連串衝擊米開朗基羅心靈的事件一一發生。1517年,修士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教綱〉,公開反對教廷的贖罪券政策,既而引發連串的審判及農民叛亂,義大利的太平盛世邁入崩壞。1519年,達文西過世;隔年,拉斐爾過世;兩人在世時雖與米開朗基羅互有瑜亮情結,但在創作觀念的創新上仍有部分互相呼應;兩人的離去,對畫家造成一定的影響。1527年,遍及半個歐洲的農民戰爭終於波及羅馬、佛羅倫斯等地,暴民、異族軍隊輪番洗劫這些大城。米開朗基羅雖倖免於難,但目睹家園毀於戰火,加上對教廷僵化體制的絕望,精神、信仰上的雙重危機煎熬之下,催生了他下一部大型畫作〈最後審判〉。
 1536年,教皇保羅三世即位,他以強制命令要求米開朗基羅重回羅馬,進行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壁畫繪製。畫家壓抑已久的情緒在此時找到宣洩的出口,他選擇以新約聖經《啟示錄》中「最後的審判」為主題,融合但丁《神曲》中「地獄篇」的片段,在十四乘以十三公尺的大面祭壇上,以將近四百個人物,呈現了他悲觀而極具張力的省思,也做為他對保羅三世大力反對宗教改革的沉痛抗議。
 〈最後審判〉在構圖上分為四大部分:最上端的天使群、耶穌基督及殉道聖人及使徒、被審判的世人、地獄。整體構圖採用水平、垂直各自交叉的平衡安排,下半部的右側的「墮入地獄」與左側「升上天堂」的螺旋動線,連結著位於畫面中央上方的基督「審判者」身分。


↑〈最後的審判〉全景。位於西斯汀祭壇後方。


↑〈最後的審判〉局部放大一景。位於畫面右側中段、被聖徒巴托羅謬牽引的一副人類皮囊。一般認為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署名自畫像。

 這幅畫再次耗去了畫家將近五年的時間,他仍然是孤獨的作畫,在完成前,沒人知道這幅畫的主題。也因此,在1541年公開時,教廷當權派的反應是困惑、甚至惱怒。畫面上半部簇擁的天使、聖人、門徒等,看上去雜亂無序,既無神聖感、也沒有救贖的喜悅;下半部世人、罪人的肢體,衣不蔽體、全然誇張的扭曲,令人感到沉重及痛苦。儘管評價褒貶不一,但保羅三世個人倒是相當讚賞,進一步提出新的委託-他私人的保利納禮拜堂的兩幅指定主題壁畫,也就是米開朗基羅繪畫生涯的最後作品〈聖保羅皈依圖〉及〈聖彼得受釘刑〉。
 就在米開朗基羅進行這兩幅壁畫的繪製工程時,保羅三世成立了宗教裁判法庭,大肆搜捕鼓吹改革的主教、修士、貴族,任由當權派在庭上公開羞辱、定罪。畫家不得不再次藉畫作抗議,原本應該是引致羅馬教會誕生的重要事件「聖保羅皈依」「聖彼得受釘刑」,在畫家的筆下有著前所未見的悲慟氣氛,他甚至一反常態,將一部份描繪及上色工作交由沒經驗的助手完成,短短不到半年即交貨,在在顯示了畫家對當權者的嘲弄與不信任。


↑保利納教堂全景。〈聖保羅皈依〉在左,〈聖彼得受釘刑〉在右。


↑〈聖保羅皈依〉。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面貌繪製在聖保羅的面容上,一方面是作為署名,另一方面則是藉著聖保羅的體驗,表達自己需要像聖保羅一樣,重新與上帝相遇。


↑〈聖彼得受釘刑〉。畫中充滿各式各樣階層的群眾,面對眼前正有一名聖徒為上帝殉道,卻彷彿心不在焉各懷鬼胎。而米開朗基羅將彼得的視線安排直視畫面外,彷彿是在問觀畫者:「你呢?你在想什麼?」

 在寫給密友科隆納的信函當中,米開朗基羅解釋了這兩幅壁畫何以如此沉重的原因:「(兩幅畫作)不代表我是懷疑論者,而是我幾乎已經確定了上帝不再眷顧這個人世。『聖子不會再臨』這件事,使我對人世感到絕望及憤怒。」就是這股絕望、崇高的孤獨,成就了米開朗基羅在現代藝術史上不朽的地位。

 這之後的二十二年,米開朗基羅又回復到雕刻家、建築家的身分,並動筆撰寫抒發心聲的詩詞,直到1564年過世為止,從未停下創作的腳步。

「窮其一生,米開朗基羅都在追求藝術的神聖與完美。
 是故,人們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村落、樹林、或尋常房舍,
 更看不到匠氣的貴族肖像或裝飾畫。
 因為,畫家不願意將自己的天份浪費在這些凡物俗事上。」

(《米開朗基羅傳記》,喬治˙法薩利)

--
米開朗基羅簡年史
1475年-生於亞勒索近郊的卡普列賽
1489年-進入吉爾朗戴歐畫室學藝,轉往羅倫佐花園學院
1492年-自羅倫佐花園學院畢業,返家
1496年-受拉里奧樞機主教之命前往羅馬
1498年-受比爾赫雷樞機主教之命雕刻《聖殤圖》
1503年-開始繪製《多尼圓形圖-聖家庭與聖約翰》
1504年-完成《大衛像》,受託繪製維基奧市政廳壁畫《卡希納戰役》(未完成)
1505年-被教皇朱利斯二世召回羅馬
1508年-受託繪製西斯汀禮拜堂穹頂壁畫(含《創世記》《大洪水》等,1512年完成)
1523年-受命裝飾羅倫佐大公家族陵墓
1529年-受佛羅倫斯執政團之命,前往聖米尼阿托前線巡視城防
1533年-完成佛羅倫斯的麥迪奇禮拜堂裝修工程
1536年-受託繪製西斯汀禮拜堂祭壇壁畫《最後審判》(1541年完成)
1542年-受託繪製保利納禮拜堂壁畫《聖保羅皈依圖》《聖彼得受釘刑》
1547年-受命接替桑伽洛成為聖彼得大教堂建築師
1563年-受聘為佛羅倫斯學院榮譽院長
1564年-病逝於羅馬

--
參考書目:
《巨匠美術週刊》第3期,錦繡出版,1992年6月
《ミケランジェロ》,新潮社,1975年8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